【心得体会】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信息来源:市科技局 日期:2021-05-11
市科技信息中心 龚卫东
  4月17日,随市科技局统一组织的党史学习教育外训团到宜昌三峡大坝参观,深受震撼。
  三峡工程,从葛洲坝工程算起,历时42年(1970-2012)。1970年12月30日,葛洲坝工程开工。1981年12月,葛洲坝水利枢纽二江电站一二号机组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产。1989年底,葛洲坝工程全面竣工,通过国家验收。1994年12月14日,三峡水电站(又称三峡工程)正式开工,至2012年7月4日,三峡工程正式投产。至此,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力发电工程建设胜利结束。
  三峡工程,承载着几代人的梦想。早在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中就提出了建设三峡工程的设想。1949年,长江流域遭遇大洪水,荆江大堤险象环生。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问题,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就引起了重视。1953年,毛主席在听取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修建水库规划的介绍时,希望在三峡修建水库,以“毕其功于一役”。他指着地图上的三峡说:“费了那么大的力量修支流水库,还达不到控制洪水的目的,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卡起来?”“先修那个三峡大坝怎么样?!”自此,三峡工程正式进入考察、论证、规划。1956年,毛主席在武汉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著名诗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和听取三峡工程汇报时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
  三峡工程主要有三大效益,即防洪、发电和航运,其中防洪被认为是三峡工程最核心的效益。三峡工程建成后,其巨大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使下游荆江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也有助于洞庭湖的治理和荆江堤防的全面修补。经济效益上,三峡水电站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因靠近华东、华南等电力负荷中心,所发的电力将主要售予华中电网的湖北省、河南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华东电网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以及广东省的南方电网。截至2021年底,三峡工程发电量预计可成功突破1100亿千瓦时大关,专家预计可达到支撑1.4万亿GDP的清洁能源!航运价值上,未建三峡工程前,船只向上游航行的难度也非常大,并且宜昌至重庆之间仅可通行三千吨级的船舶,所以三峡的水运一直以单向为主。到三峡工程建成后,该段长江将成为湖泊,水势平缓,万吨轮可从上海通达重庆。而且通过水库的放水,还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不过由于永久船闸分为五级,因此通行速度较为缓慢,理论上过闸要2小时40分钟,在目前实际运行中,往往需要4个小时以上才能通过。但与三峡工程建成前的安全性、经济性和时效性已是云霓之别、不可同日而语。
  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三峡工程时强调: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会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敲锣打鼓那么轻而易举就实现的。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试想当年建设三峡工程,如果都是靠引进,靠别人给予,我们哪会有今天的引领能力呢。
  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本人深受教育。结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理论著述,体会有三。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政治基础。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带领中国人民走出近代屈辱史、建立强大新中国的是中国共产党。5000年的历史文化传承,建国以来的非凡成就,源于我们始终坚持“四个自信”,源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始终走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从高效率的战洪、战疫组织到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重大项目建设,在其他任何国家都是不可想象的。
  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实现国家团结富强统一的强国之魂。爱国主义是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改革创新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灵魂。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无私奉献、万众一心齐努力才能赋予实现中国梦的不竭精神动力。三峡工程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着建起来的,党和国家其他事业也同样是靠伟大的民族精神支撑开创的。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脚踏实地,真抓实干。纸上谈兵谈不成三峡工程,三心二意也干不成三峡工程。离心离德更是做不成任何事。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万众一心,才有诸如三峡工程这样一个又一个伟大工程的诞生,才使我们更加接近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对每名党员干部的党性要求,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是每名党员干部的政治义务。习近平总书记说,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他在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因此,我们在工作中要多些公心,少些杂念;多做实事,少务虚名;多凝合力,少些内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06 鄂公网安备:42070402000097 鄂ICP备05017375号
主办单位:湖北省鄂州市科学技术局 承办:鄂州市科技信息中心
联系人:龚卫东  电话:027-60896287 027-60896553 传真:027-60896391  
地址:鄂州市鄂城区滨湖南路89号 点击总量: